一直不相信,以法治為核心價值的香港政府會恃著法律權威打壓異見人士。直至朱凱迪何來近日被追討兩年前皇后碼頭案中的訴仲費用,方才明白過往對政府的信任,實在是一廂情願罷了。
事情始自07年皇后碼頭的保衛運動,本土行動成員-朱凱迪和何來-代表保育人士申請司法覆核,以換來更多時間,推翻原定的重建 計劃。由於資金所限,朱何二人早於訴訟開始便已申請法援,但眼見碼頭拆毀在即,時間緊絀,為了公眾利益,二人只好在法援未獲批核下,進入司法覆核過程。於是,訴訟正式展開,而二人法援的申請, 卻先在官司中途被否決,後在上訴下才成功獲批。
明知勝算甚微,本土行動本著破釜沉舟的決心,偏向虎山行,訴諸法律渠道背水一戰。可惜事與願違,司法覆核最後還是給否決,皇后碼頭會依照原定計劃清拆,並於清拆前清場。
一晃兩年。失去了皇后碼頭的大會堂,像失去喪伴的老人,頓時變得無依無靠,風光不再,黯然失色,快活不來。皇后碼頭如今變成了死寂的工地,吊臂車沒頭沒腦地工作,似乎不知此地曾經的意義。冰冷的鐵皮圍板隔開了外面的途人,公共空間又給割裂。最可笑的是,圍板上竟然掛著小學生的得獎畫作,漂亮的畫配上骯髒的地盤,豈不是侮辱了這些畫作?
正當菜園村保衛運動開始引起社會迴響時,律政處竟然向朱凱迪和何來,追收兩年前司法覆核欠下來共27萬的訴訟費用。政府解釋,那27萬的欠款是朱何二人在法援獲批前的訴訟費,法援獲批後的100多萬,則全數豁免。這個做法,引起幾個疑問,關乎公眾利益。其嚴重性足以令人懷疑政府是不是另有動機,打算秋後算帳,政治清算給政府帶來麻煩的社運人士。
1)為什麼早要來的不來,偏偏是兩年後菜園村保衛運動白熱化後才來?怎樣解釋時間上的巧合?
2)在一些緊急的案件中,法援有可能來不及在官司開始前獲批。如果法援後來獲批了,但不包括獲批前的訴訟期,那豈不是喪失了法援要幫助弱勢社群受法律保障的精神?
3)利用法律權威作打壓,分明是像朱凱迪所說,要製造chilling effect,阻攔有志之士或無產人士投身社會運動行列。
事情始自07年皇后碼頭的保衛運動,本土行動成員-朱凱迪和何來-代表保育人士申請司法覆核,以換來更多時間,推翻原定的重建 計劃。由於資金所限,朱何二人早於訴訟開始便已申請法援,但眼見碼頭拆毀在即,時間緊絀,為了公眾利益,二人只好在法援未獲批核下,進入司法覆核過程。於是,訴訟正式展開,而二人法援的申請, 卻先在官司中途被否決,後在上訴下才成功獲批。
明知勝算甚微,本土行動本著破釜沉舟的決心,偏向虎山行,訴諸法律渠道背水一戰。可惜事與願違,司法覆核最後還是給否決,皇后碼頭會依照原定計劃清拆,並於清拆前清場。
一晃兩年。失去了皇后碼頭的大會堂,像失去喪伴的老人,頓時變得無依無靠,風光不再,黯然失色,快活不來。皇后碼頭如今變成了死寂的工地,吊臂車沒頭沒腦地工作,似乎不知此地曾經的意義。冰冷的鐵皮圍板隔開了外面的途人,公共空間又給割裂。最可笑的是,圍板上竟然掛著小學生的得獎畫作,漂亮的畫配上骯髒的地盤,豈不是侮辱了這些畫作?
正當菜園村保衛運動開始引起社會迴響時,律政處竟然向朱凱迪和何來,追收兩年前司法覆核欠下來共27萬的訴訟費用。政府解釋,那27萬的欠款是朱何二人在法援獲批前的訴訟費,法援獲批後的100多萬,則全數豁免。這個做法,引起幾個疑問,關乎公眾利益。其嚴重性足以令人懷疑政府是不是另有動機,打算秋後算帳,政治清算給政府帶來麻煩的社運人士。
1)為什麼早要來的不來,偏偏是兩年後菜園村保衛運動白熱化後才來?怎樣解釋時間上的巧合?
2)在一些緊急的案件中,法援有可能來不及在官司開始前獲批。如果法援後來獲批了,但不包括獲批前的訴訟期,那豈不是喪失了法援要幫助弱勢社群受法律保障的精神?
3)利用法律權威作打壓,分明是像朱凱迪所說,要製造chilling effect,阻攔有志之士或無產人士投身社會運動行列。